护士学校招生网

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出处是什么

2025-05-14 04:40:27

这句话出自汉代刘安的《淮南子》,是他《论费巽》中的一句话。当然,原文是这样说的:“为人民好,不必古语;如果周的工作,不用跟着老”。总的思路是,人要立足于现在的现实,如果人能受益,就不必遵循古代的规定。如果你能把事情做好,你就不必遵循普通法。

出处

《淮南子》(又名淮南、刘)是西汉刘安及其弟子所撰的一部哲学著作,属杂文。

相传《淮南子》为西汉皇室淮南王刘安所作,故名。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,融合了百家学说的精华,在后世秦汉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班固的《韩曙文艺志》被列为“杂家”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也被列为“杂家”,属于分科。

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,融合了阴阳、墨家、法律和一部分儒家思想,但其主要目的属于道家。“洪”的意思是广义的,“烈”的意思是光明的(“淮南”)。作者认为,这本书和陶一样,包含着广泛而鲜明的一般原理。

该句的意义

虽然语句简短,但在***却有着重大的政治文化意义,“有益于民,不必学老,有益于民,不必循老”。

原因很简单。自古以来,***就是一个特别注重传统的国家。首先,这是由***农业的性质决定的。年复一年,人们春播冬收,很容易造成“天不变,道不变”的印象。对传统的尊重也与统治者统治权力的合法性密切相关。***是一个宗法国家,统治权力合法性的***来源是他的鲜血。“谨慎追求未来”,尊重上一代,是非常必然的情况。对传统的尊重也与旧的礼仪和制度的有效性有关。一切规章制度,本质上其实都是过去有效经验的总结和积累。在过去的历史中,它们被证明是有效的,所以当这些旧系统被打破时,人们的疑虑就特别严重。

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***人尊重传统,这既是人们智慧的源泉,也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,有时甚至是现成的答案。如果不遵循上一代的经验,就意味着肆意和危险。

文章标题: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出处是什么

本文地址:http://shop.55xw.net.cn/show-40230.html
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护士学校招生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护士学校招生网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联系邮箱:dashenkeji8@163.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。软文/友链/推广/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。
展开全文

相关推荐

刚刚文章

热门推荐